首页·开心娱乐挂机·首页!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有光伏阵列、逆变器以及电网组成,而光伏发电系统追求最大的发电功率输出,光伏阵列的分布方式与逆变器的连接关系以及逆变器的结构等对系统发电功率的输出有着直接影响。
根据光伏阵列的不同分布以及与逆变器的连接关系,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可分为集中式结构、串行结构、多制支路构、交流模块式结构以及直流式模块式结构等。
集中式结构将所有的光伏组件通过串、并联构成光伏阵列,然后采用单台逆变器集中并网发电,如图1-17所示,一般用于较大功率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如光伏电站等。
集中式结构只采用一台并网逆变器,因而其结构简单,功率大,效率高,效率可达99%,价格相对便宜,施工方便。但是每一个串联支路需串联一个二极管,防止形成内部环流,增加了二极管损耗。
且抗阴影能力差,如阴影时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曲线出现复杂多波峰,无法实现良好的最大功率点跟踪。需要相对较高的直流母线电压,降低了安全性。最后系统扩展和冗余能力差。
串行结构是指光伏组件通过串联构成光伏阵列,每一串光伏阵列接一台逆变器,并联多台并网发电,其结构如图1-18所示。
串行结构由于每一串光伏阵列接一台逆变器,因此无需串联二极管,阵列损耗下降,系统扩展和冗余能力增强。且由于每一支路控制各支路电池的最大功率点,因此阴影影响力降低,相对于集中式成本高。效率低,一般为97%左右。
多支结构是由多个DC-DC变换器及一个逆变器构成,综合了集中式和串行结构的优点。具体实现形式主要有并联型和串联型两种多支路结构,其结构如图1-19所示。
多支路结构中,每个DC-DC变换器控制每一支路,包括MPPT控制,因此无需串联二极管,阵列损耗下降,阴影影响降低。并联型多支路结构中,每个DC-DC变换器出现故障,系统仍然能够工作,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且集中的逆变器效率高,系统成本低,可靠性增强。但是系统仍然会受到阴影影响。
交流模块式结构。是指把并网逆变器和光伏组件集成在一起,作为一个光伏发电系统模块,其结构如图1-20所示。
交流模块式结构,每个光伏组件均集成并网逆变器,直接控制组件输出,因此不需要二极管,光伏组件损耗低,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组件效率,没有直流母线高压,增加了系统工作的安全性,且无阴影问题扩充性强。但是由于容量小,逆变器效率较低,为95%左右,成本相对高。
将并联多支路结构与交流模式结构思想相结合,提出了直流模块式结构,其结构如图1-21所示。
直流模块式结构,每个光伏组件均集成DC-DC变换器直接控制组件输出,因此不需要二极管,光伏组件损耗低,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组件效率,且无阴影的影响问题,扩充性强。由于输出为直流,因此可构成直流网,但对于交流负载或为了并网需要逆变器,且由于容量小,效率低,成本相对高。